您好,欢迎访问商展经济!
010-60516883
010-60516883
商展经济
您的位置:商展经济 > 杂志动态 > 杂志精选 >
联系我们

商展经济

地址:北京通州区大唐高新技术创业园东楼429~433室
手机:010-60516883

咨询热线010-60516883

供销社、百货店还有记忆中的粮票布票

发布时间:2020-01-06 16:20人气:

        新中国70年发展之路,谱写了一首首砥砺前行的赞歌。让我们一同回顾新中国商业发展的70年,一同品读这部跌宕起伏、波澜壮阔的进化史,一同感受祖国如何从积贫积弱,到丰衣足食,再到融入世界商业大潮的铿锵脚步。
 
        当然,我们的回顾不是国家文献,也不做宏观论述,而是从普通人的视角,来感受建国70年,改革开放40年来商业发展带给我们生活的变化。
 
        从供销社到百货店再到超级市场……记忆中的粮票布票……
 
供销社
 
供销社,一代人的记忆
 
        在计划经济年代,供销社是一代农村人温暖的记忆。在那个三尺柜台里,有生产用的五金、电料、农具、种子、化肥,有生活必需的油盐酱醋茶、布匹、针织、衣物,有儿童喜欢的文具、玩具、糖果、小人书……供销社是当时农村人唯一的百货商店和购物天堂。随着岁月的流淌,如今,那个曾经风光的供销社,在记忆的长河中越来越远了,但它依然在服务“三农”、推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供销社,是一个与计划经济时代共振的存在。
 
        它的全称为“供销合作社”,俗称“供销社”。它最早成立于1950年,在计划经济年代,供销社靠统购统销包揽了中国几亿农民的买与卖,“金字招牌”无人不晓。直到市场经济逐渐登上历史的舞台,供销社才渐渐淡出了百姓视线,好像“消失了”。
 
        而其实,供销社并没有完全远去。近年来,供销社在深化改革中不断调整定位,正在成为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的生力军和综合平台,“金字招牌”正在重新擦亮。

        对经历过上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农村生活的人来说,供销社是他们无论购买生产生活资料、还是售卖农副产品都离不开的地方。在很多地方,供销社是当地唯一的“购物天堂”。
 
        三尺柜台内,摆着各类商品,可以说什么都卖:在大人眼里,这里有生产用的农具、种子、化肥,有生活必需的油、盐、酱、醋、茶;在孩子眼里,这里有诱人的新衣服、玩具、糖果、小人书……供销社像魔术师手里的百宝箱,要什么有什么。
 
        由于物资匮乏,许多东西都要凭票购买,限量供应。 

供销社里货满架

        有一次,一个人在供销社排队买米,却发现自己只带了米票,忘了带盛米的口袋。如果回家去拿口袋,再回来后就买不到米了。这个人急得抓耳挠腮,死活占着柜台不肯走。后来,售货员急中生智,让他脱下裤子,绑住裤脚,用裤筒当“口袋”装米。
 
        供销社不仅卖东西,也买东西。农民的农副产品,通过供销社销发往全国各地甚至出口国外。
 
        当时,为了方便农民买卖,一些供销社职工甚至赶着驼队、背着背篓、挑着扁担走乡串村上门服务。

        如今的快递,无非也就是送到家门口,当时的供销社,却可以将货送到“炕头上”。一幅老照片显示,1958年,为了方便老年人,山西省寿阳县宗艾乡供销社职工肖富年就把货物送到了炕头上。炕上,老人孩子围坐在货盘边欣 赏挑选小杂货,床边,肖富年用杆秤给农产品称重,原始的交易中透出浓浓的乡亲情。
 
        偌大的中国农村,靠着供销社的“统购统销”运行了几十年。供销社“一手托两头”,在稳定物价、调控物资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从新中国成立到1957年,供销合作社在全国得到迅速发展,形成了一个上下连接、纵横交错的全国性流通网络。这一时期,是供销合作社发展的黄金时期。
 
        1982年,在机构改革中,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第三次与商业部合并,但保留了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的牌子,设立了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理事会,保留了省以下供销合作社的独立组织系统。
 
        据野马财经资料显示:现在的供销社,其实是在1995年恢复成立的,主要服务于农产品,现今也涉及物流、金融、节能环保、文化等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

百货大楼老照片
 
百货商场,永久的情怀
 
“解放前,北京王府井大街是一条很豪华的街道……但这一切都是为那些少数的官僚买办准备的,和广大的工农兵群众无关。解放以来却有了一个为广大市民所拥护的异常兴盛的百货商店--华北百货公司北京分公司……进进出出的人流,经常挤满门口。”
 
1949年,是中国零售商业史上的一个分水岭。此前,国内大百货公司瞄准的主流客群是官僚买办阶层,之后则是工农兵群众。
 
当年,北京的一份报纸,记录了这样的场景:
 
这种平和、有序的场景,让人欢欣鼓舞,但它不是当年中国商业的全貌。二战、内战结束不久,国内普遍存在的现实是生产停滞、商品匮乏,居民收入低下。华洋百货、杂货、批发……等各渠道囤积、哄抬现象严重。
 
为稳定国内物价,保障生活必需品供应,政府加强了市场管理。1956年,国家对各级百货公司的发展做了指示,要求国内的每一个县都成立一家百货公司。
 


建国初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八一百货大楼
 
        至1956年公私合营时,全国百货商场达到2803个。对今天老一辈零售人来说,记忆中的大事有三件:
 
        1955年,1.7万平方米的北京百货大楼建成;
 
        1958年,中共中央批复确定,北京天桥百货为“全国第一面商业红旗”;

        1977年,全国十大百货商店“学大庆”。
 
        当时的十大百货,包括哈尔滨一百、北京百货大楼、北京东风市场、天津百货大楼、西安民生百货商店、上海第一百货商店、武汉商场、重庆百货商店、广州南方大厦百货商店、南京新街口百货商店。
 
        不同于今天,当时这些百货主要承担两种功能:一是,为消费者服务;二是,为生产企业服务。
 
        那个年代,百货公司的价格政策是“薄利多销”,坚持了“产地低于销地,城市低于乡村,商业利润低于工业利润”的定价原则,且总利润不超过10%。
 
        此外,当时中国零售业的客流结构,也与今天不同。城市化水平低,城市人口以自然增长为主。1950年代初,中国城市人口占比10.6%,仅0.58亿人生活在城市;至1957年城镇化率仅为15.4%。
 
        事实上,中国绝大数人口、农业生产要素受到制度约束,不能自由转移。1958年开始实施的户籍制度限制人口迁移。少数人口迁移,也是为服务重工业发展目标和垦荒,流入黑龙江、内蒙古、新疆等地。
 
        欣慰的是,新中国成立后出现的补偿性生育高峰,为之后改革开放、经济增长提供了巨大的人口红利。可并不是每个老百货,都能将红利化为硬核销售额。
 
棉花票
 
粮票布票,历史的见证
 
        “吃饭要交粮票,穿衣需要布票,买辆自行车得有工业券”,对时下相当一部分“80后”和尚未成年的“90后”来说,这样的生活无异于天方夜谭。但这不是笑谈,上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初,包括他们的长辈在内的中国老百姓,真真切切地经历了长达近40年的“票证”时代。
 
        可是在上世纪90年代前却不同,人们购物光有钱是不行的,你还得有票,大到粮、油、肉、布,小到香烟、肥皂,几乎所有供应的物品都得用票,粮票、肉票、布票、白糖票、香烟票、肥皂票……各种各样、五花八门的票与人们生活密不可分。总之,你需要什么就要什么票,缺什么就要什么票,什么物质紧张就要什么票。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会给你讲:“那时候人们不是没钱就是无票,有时有钱有票还要凭力气大小去抢购!”
 
供销社卖货照片
 
        我国曾是使用票证最早最多的国家,其范围之广、地域之宽、品种之多、时间之长、数量之多,堪称世界之最。改革开放40年来,给老百姓最大的感受之一就是从此摆脱票证对日常生活的控制。自全国实行粮食统一调控、统购统销开始发行粮票起,各种票证就进入千家万户,拉开了中国票证时代的帷幕。
 
        年长的人都会告诉你:“各种票证在人们生活中起着很大的作用,谁家的吃喝用度都离不开这些票本,没有票证,有钱也买不上东西,所以当时谁家都把票证当宝贝一样看着。”直到1993年,国家实行粮油商品敞开供应,沿用了近40年的粮票才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买粮、油、肉和布都不需要票了,有钱就可以买到。随之其他副食品票证也与粮票一样陆续退出了历史舞台,而布票、自行车券、手表券、缝纫机券等票证家族的其他成员则在早一两年前就悄然淡出“江湖”了。改革开放让票证这一最具计划经济色彩的东西从国人的生活必需中消失了。

粮票
 
        粮票,1953年登台,1993年谢幕。其涉及面之广,影响之大,流通时间之长,为世界粮食史上空前绝后,被称为“天下第一票”。
 
        据介绍说,粮票本来是一种无价证券,但在改革开放后的十多年中,却有“第二货币”之称,甚至在某些年份中比人民币还坚挺。人们赋予货币的职能,大都在粮票身上得到了体现,粮票成为除人民币之外使用最广泛、价值最稳定的中国第一大票。
 
        见证者说:“那个年代粮票比什么都重要,因为那时候粮食定量供应,粮票是必不可少的吃饭凭证,光有钞票没有粮票,不能够吃得上饭。没有钞票人们还可以走亲访友,但没有粮票那可是寸步难行。去外地出差办事,都要带上粮票,出市得带全省(自治区)粮票,出省得换全国粮票。换粮票要单位介绍信,出多少天差,换的全国粮票是按天计算的,不可以随便换取。谁手里有富余的全国粮票,那是让人很羡慕的。”
 
        从供销社到百货店,从计划经济的产物粮票布票大行其道,历史记录下的足迹,告诉人们,中国零售业在改革开放之前,走过的路径。

推荐资讯

010-60516883